福州四大路径推进新城建——构筑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作为首批新城建试点城市,福建省福州市通过谋划顶层战略部署、创新智能融合路径、打造场景集成示范、培育长效运营模式四大路径,走出了一条彰显福州特色、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路。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福州市建成全国首个城区水系联排联调科学治理样板,滨海新城成为福建省首个规模化智能网联道路建成区和自动驾驶场景落地示范区,东湖智慧社区成为第四届数字中国峰会指定参观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福州样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顶层谋划
系统升级新城建全域布局
深度复盘,系统评估试点成果。2023年,在“新城建”新阶段工作蓄势待发之际,着眼试点经验“再回顾”与新阶段工作“再聚焦”,启动福州市“新城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系统评估并整合24项试点经验成果。
全面响应,精准对接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战略部署,全方位谋划新城建工作新路径,布局5大应用场景17项重点任务。
协同共进,全力推动规划落地。采用“自上而下统筹引领+自下而上反馈协同”工作模式,与新基建公司等30余个部门深度对接,协同各部门相关工作,梳理落实6大维度50余项重点项目,充分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创新路径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联排联调保安全。福州城区水系联排联调在全国首创集“风情、雨情、水情、工情、警情、灾情以及应急力量”为一体的排水防涝“一张图作战”系统,实现“事前预警预报、提前布防,事中辅助决策、统一指挥,事后灾后评估、优化系统”的全过程管控,城区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50%,有效保障城区韧性安全。
智能网联促发展。建成福建省首个规模化智能网联道路建成区和自动驾驶场景落地示范区,“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已完成8万公里测试里程积累,载人服务3048人次,运营安全稳定,智能驾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智慧社区强治理。福州市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已实现53万个市场主体、37万栋楼宇、13425个小区网格、15843个单位网格、110万个事部件、17467个党支部、17166个志愿者服务队的数据汇聚及治理,1920个便民服务机构已实现平台落图管理,进一步强化社区治理能力。
集成示范
推动多元应用场景落地
构建应用场景集成示范标杆。滨海新城积极开展区域集成示范的创新实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市政设施改造、智能建造、智慧社区等多项应用场景落地。福州新区已全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路口的道路智慧化改造,核心区完成63个路口的道路智慧化改造,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全国无人化、商业化政策落地的先行区。逐步构建起智能市政基础设施终端网络,已建设5339根集照明路灯、交通标牌、交通信号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综合杆。在滨海医院和数字中国展馆项目中,积极引入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全方位示范应用。
推动智慧社区多元治理场景创新。东湖社区围绕一户一档、一企一档、楼宇资产社区核心要素建设社区基础数据库,构建“i东湖”社区党建、社区邻里、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等智慧社区应用场景。
长效运营
培育数智化新质生产力
创新建设运营新生态。建立“政府统筹引领+国企牵头推进+科企协同赋能”的运营模式,政府统筹协调,精准把控试点工作方向;国企牵头推进,承担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三方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向可持续、高效能方向迭代升级。
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场景成功覆盖约30万服务人群,有效带动本地5G产业发展,有效激活市场活力。相关技术成果累计获得或申请中的知识产权23个,荣获“2021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基础设施和建筑大奖”“2023年未来城市大奖—城市智慧应用奖”、亚太经合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竞赛最佳实践奖等多项荣誉。
来源:住建部网站